云南污水处理厂家_云南污水处理设备_云南污水处理成套

0877-6986266

186-8728-2946

云南污水处理设备厂家电话

欢迎访问云南滇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知识 >> 守护抚仙湖:共筑生态屏障,绘就绿色画卷
详细内容

守护抚仙湖:共筑生态屏障,绘就绿色画卷

时间:2025-04-14        阅读

在彩云之南的广袤大地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抚仙湖。它作为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宛如大地的眼眸,清澈而深邃,承载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人文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抚仙湖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生态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05a676ee-bf93-4b12-bef2-e7abea41d051.jpg

抚仙湖生态价值与现状

抚仙湖蓄水量达206.2亿立方米,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蓄水量的72.8%、全国淡水湖泊的9.16%,至今总体稳定保持Ⅰ类水质。如此优质的水资源,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更是全国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地,保护好抚仙湖就相当于为全国人民每人储备了15.8吨优质淡水资源。

从生态角度来看,抚仙湖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家园。曾经,这里底栖动物中螺蛳是腹足类主要种类,鱼类中抗浪鱼、白鱼是主要经济鱼类,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也都有着独特的群落结构。但近年来,受外来物种和湖体水质下降影响,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螺蛳趋于衰落,摇蚊幼虫出现率和现存量显著增加;抗浪鱼、白鱼濒临灭绝,非土著鱼类成为捕捞主体;喜营养种类浮游植物增多,清水性种类减少;耐污种篦齿眼子菜在水生植物中的分布面积、频度和优势度不断增加。这些变化表明,抚仙湖的水生态环境功能有所下降。

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

水资源短缺

抚仙湖虽蓄水量丰富,但这是多年存储的静态水资源,能被开发利用的动态水资源量仅为0.6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低于全省和玉溪市平均水平。区域供水能力不协调,山区缺水长期存在。在近几年连续干旱条件下,抚仙湖水量入不敷出,水位下降了近3米,2014年6月2日,抚仙湖水位曾降到1720.45米(《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中最低运行水位1721.65米),为历史最低,湖容量减少约6.5亿立方米。伴随着湖区周边旅游、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星云湖补水功能缺失等因素,流域用水量急速增加,水资源紧缺问题愈加严重。

截污治污体系不完善

抚仙湖南岸经济飞速发展,新建了大量住宅小区和商业区,但新建区的排水工程只能满足工程建设规划要求,未形成完整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体系。北岸污水处理系统较为完善,但第二污水处理厂尚未投入使用,现状处理能力远低于需求,城镇雨污分流不彻底。东岸、西岸部分村落污水经人工湿地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净化效果甚微。此外,现有排水主管因地质不均匀沉降及缺乏日常维护管理,管道老化、破裂及淤泥、垃圾堵塞严重,大大降低了输水能力。

监管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抚仙湖河湖岸线长,涉及部门广,对违法违章行为依法查处力度不够。河道巡查网格化建设仍需完善,执法服务建设和能力有待加强,水域动态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例如,2025年3月4日,澄江市抚仙湖管理局海镜执法点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先后发现叶某委、宋某晨在矣马谷青鱼湾湖滩开车下湖,依据《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对两人依法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2月17日,该局禄充执法点工作人员又发现罗某生在立昌小沙田水域清洗宠物,同样依法对其处以罚款。这些案例反映出仍有部分人员环保意识淡薄,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也从侧面说明监管执法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生态保护措施与成效

完善法规制度

为了加强抚仙湖管理和保护,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2007年9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并于2016年进行了修订。明确了对抚仙湖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I类水水质标准进行保护,突出全面保护目标,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保护职责,加强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强化防治点源和面源污染,确立抚仙湖保护治理的基本法律依据。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抚仙湖生态保护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推进工程治理

  • 截污治污工程:澄江市深入贯彻“退减调治管”五字方略,推进“三治一改善”工作全面落实。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污水管网1604公里,流域内339个小组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建成日转运能力共280吨的垃圾转运站8座、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焚烧发电厂1座,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

  • 生态补水工程:加快推进甸垛龙潭引水工程,启动大龙潭调水供水工程,着力解决抚仙湖东岸、西岸、南岸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全面提升抚仙湖北岸供水工程,统筹解决北岸及立昌片区生产生活用水。

  • 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森林抚仙湖”建设,加快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坡耕地植被恢复、入湖河道绿化美化、库旁绿化、面山样板造林、招商引资造林绿化、未成林造林地幼林抚育“七大工程”。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抚仙湖6条劣Ⅴ类河道逐渐清零,2024年1—10月份,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水质优良率达到了85.7%。

强化监管执法

玉溪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统筹协调和研究审定试验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实行沿湖三县政府、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三级审查制度,严把试验区内建设项目的规划关、选址关、环评关、落地关,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的管理模式。落实入湖河道管理责任制,出台由玉溪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担任河长的入湖河道河长责任制并制定了考核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抚仙湖保护治理形势,解决跨区域违反《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的违法违规行为。成立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指导。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制定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大幅度降低沿湖三县GDP考核权重,相应增加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比重。

推动绿色发展

抚仙湖流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集“医、学、研、康、养、旅”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集群。澄江市探索生态型产业发展,不断促进抚仙湖流域内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万海社区蓝莓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蓝莓与粮食作物套种,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等设备,采用尾水尾液收集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同时,得益于紧邻抚仙湖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澄江市持续释放生态旅游消费潜力。2024年1至7月接待游客633.29万人次,旅游花费7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6%和18.45%。

未来展望

抚仙湖的生态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执法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加大对生态保护工程的投入和支持。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抚仙湖生态保护,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减少对抚仙湖的污染;科研机构应加强科研攻关,为抚仙湖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公众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抚仙湖的生态保护不仅关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关乎全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护好这颗高原明珠,让抚仙湖的碧水蓝天永远绽放光彩,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宜居的家园。


关注我们

云南污水处理厂家_云南污水处理设备_云南污水处理成套

联系地址:云南省玉溪市高新区腾龙路玉溪双创中心启迪众创园4号楼601室

服务热线:0877-6986266 / 18687282946

联系邮箱:3162756076@qq.com

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 微正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